關於裁員(四)美國勞資市場解析:At-Will 制度、福利與績效驅動的關係

Jul 13, 2023
矽谷小美術

資本主義至上的美國,公司說裁員就裁員,看似好像沒有員工置喙的空間。然而在本文中,作者卻認為美國的勞資市場相對公平,機會多、薪資報酬高,風險也高。市場價值決定了員工的話語權,矽谷公司為了搶人才,祭出的超狂福利真的五花八門!而身為勞工,要怎麼在隨時可以終止僱佣關係的市場存活呢?

關於裁員的系列文章,也默默寫到第四集了(驚)。

前情提要
關於裁員(一)旅居矽谷生涯遭遇 7 次裁員,她學到的事
關於裁員(二)旅居矽谷生涯遭遇 7 次裁員,她:只要在美國職場打滾夠久就一定會遇到
關於裁員(三)該做準備了!11 個你即將被裁員的跡象

越高的機會與報酬,就伴隨著越高的風險。
投資市場如此,勞資市場也是。

感覺寫了好多關於美國職場的黑暗面,好像資方都很壞似的,覺得有必要平衡報導一下。就像沒有完美的國家,也沒有絕對完美的職場文化與環境,以我身為勞方的經驗來說,我認為美國的資本市場機制相對公平,也充滿了機會。畢竟越高的機會與報酬,就伴隨著越高的風險,投資市場如此,勞資市場也是。

我很喜歡的一個美國電視節目《Shark Tank》,某一集的開頭,是一個 shark(投資人)分享他的美國創業故事。美國難民第二代的他在短短幾分鐘內敘述了他的童年、成長背景,以及成年後的奮鬥歷程。故事結尾時他說:「資本主義很公平,它不在意你的膚色、年齡、國籍、種族、性別、性取向,它只在意你在市場裡提供多少價值。」記得我當時看到,瞬間感到熱血沸騰,想像著我這個美國外勞也能出頭天。

市場價值決定你的話語權

跟台灣非常不一樣的是,美國大部分的勞資契約,都是所謂的 At-will 契約。網路上查到的加州 At-will 雇佣定義是這樣的:「The at-will employment law of California means that all employees subject to this law have the right to terminate a working relationship at any time with or without notice to their employer.」

也就是說,不論有無原因、有無預告,雇主跟員工都能在任何時候終止雇佣關係。

美國對勞工的保護其實很少,各行各業也很少有工會,各州除了國定假日,大多也沒規定要給員工多少額外的假,甚至小公司也不必提供醫療保險部份給付,產假也是公司福利而不是強制的。勞工拿多少薪水與福利,全靠市場的調節,你擁有的技能越賺錢,並且越稀有的話,你在薪資及福利的談判上就有越大的話語權,新聞上也不時會討論現在是「勞方市場」(Employee’s market)或「資方市場」(Employer’s market)。

為吸引人才祭出的超狂福利

美國公司需要你,想留住你時,會對你很好。

我剛到矽谷的那一年,經常研究我跟 AJ 公司的福利,並討論要怎麼搭配。矽谷公司的福利包山包海,五花八門。

有很好的醫療、牙醫、眼科保險,我們去看醫生幾乎不需要花錢,每年也能免費配兩副眼鏡。我的保險還包「民俗療法」,例如:中醫、西式草藥療法、針灸等。凍卵、凍胚胎等人工生育也包含。我也因為保險會幫我支付一大半,認真考慮過要不要去做牙齒矯正。聽說有矽谷公司的保險甚至包含一年好幾次的醫美,實在羡慕啊。

除了基本的醫療險與退休金 401k 帳戶,還有壽險、意外險、住院險、寵物險、個人身份保護、免費律師諮詢、個人財務諮詢、國際旅遊急難救助、進修學費支付、學貸支付方案、手機與通訊費用支付、網路費用支付、水電費補助、心理諮商數堂免費、車險半價、房租或房屋險半價、免費健身房與健身課程抵免、電動車免費充電、衣服送乾洗服務、一個月兩次的按摩服務⋯等。在矽谷比較大的公司,公司內甚至還會有髮廊、司機接送服務、嬰幼兒托育中心與診所⋯等服務設施。

部分美國公司為了留才,除了醫療保險給付,還會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等,超狂員工福利。/ Meet.jobs 專欄:關於裁員(四)美國勞資市場解析:At-Will 制度、福利與績效驅動的關係
部分美國公司為了留才,除了醫療保險給付,還會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等,超狂員工福利。圖/ shutterstock

還有你想像不到的特殊福利

我最喜歡的福利,就是可以在公司吃飯,以及有各種飲料零食的小廚房(micro kitchen)。疫情前,我上班前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今天的菜單。每週,我們會有一天的晚餐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料理,壽司、拉麵與生魚片,而且都是吃到飽的。我很愛吃,給我食物的人=朋友,在公司吃了這麼久都快成為生死之交了🤣

我第二喜歡的福利,是前公司的「Life quality expenses」。每個月有一定的額度可以使用在讓個人生活品質提升的服務上,像是請人打掃、剪髮等。我最愛拿這福利去做臉、做指甲彩繪。以前 AJ 對這些美容服務總是很多意見,覺得浪費錢跟我唧唧歪歪。有了這個福利後,當 AJ 又想找碴時,我就能底氣十足的說:「怎麼了?又不是你付錢。」他就只能乖乖閉嘴了,爽。

極少數的公司,有一種特殊的極致福利,叫「Death benefits」。例如在 Google,若全職員工在職時因意外或生病去世了,除了保險外,其配偶可以領該員工一半的薪水 10 年。若有小孩,小孩每個月能拿一千美元,直到 19 歲,若是學生身份還能領到 23 歲。

有次 AJ 跟我說:「我同事開玩笑說他老婆對他一定是真愛,這麼多年來他都還活著。」

「他老婆能領全部,幹嘛領一半?」我說。

「嗯…對吼,妳這麼說也有道理。等等,怎麼哪裡怪怪的。」AJ 看著我。

「放心啦,你是我的真愛。」(我眨眼)

福利與績效驅動的互利共生關係

曾經看過一個研究,裡面提到對知識型工作來說,若公司幫員工處理掉生活的滿地雞毛,就能大幅增加員工的生產力與創造力。這是真的。我發現當我及 AJ 兩人各自使用公司的福利後,為日常瑣碎小事爭吵的機會減少了,我變得更心平氣和,開始上網課進修,與研究玩家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留言。

除了福利外,若績效考察超乎預期,常有 10 到 20 幾%的加薪。許多公司也會把股票當作薪酬的一部份,公司好,員工也會好。

所以我覺得,在商言商,公司並沒有虧待我們。雖然整體來說,虧錢的買賣沒人做,一個員工能夠帶來的營收,一定超出公司所支付的薪資,但相對而言公司也承擔了事業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員工付出時間與專業的同時,也能在公司做個人無法承攬接下來做的項目;而在做大項目的同時,員工個人也在成長,同時也在這個產業累積聲望跟信用。總體來說,公司與員工是一個互利共生的關係。有更好的、有更大成長空間的地方能去,員工也能隨時離職,誰也不欠誰。

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

有一個我很喜歡的 YouTube 頻道,叫「A Life after Layoff」。頻道創作者提出,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跳出傳統的雇佣關係,不單只是付出時間與專業、換取報酬,而是應該把自己當作「個人公司」(free agent)來經營,把任職的公司當作「合作夥伴」來看待。

這個「個人公司」應該要有明確的目標想達成,不論是生活上的還是財富上的,並以此目標來選擇能幫助這個願景的公司(合作夥伴)來合作,以達到「個人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下篇會聊聊我怎麼看待「個人公司」(free agent)這個概念,以及以一個 artist 的角度來說,我們如何探索職涯與選擇公司。

(此文為裁員相關文章第四篇。)
第一篇:關於裁員(一)旅居矽谷生涯遭遇 7 次裁員,她學到的事
第二篇:關於裁員(二)旅居矽谷生涯遭遇 7 次裁員,她:只要在美國職場打滾夠久就一定會遇到
第三篇:關於裁員(三)該做準備了!11 個你即將被裁員的跡象

本文獲 矽谷小美術 授權刊登,並同意 Meet.jobs 編寫前言及改訂文章標題,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原文出自矽谷小美術 Facebook 專頁【關於裁員四】

作者介紹

矽谷小美術

Chien 是一位3D美術,目前旅居美國。輾轉在美國的遊戲業與科技業流浪,她曾參與許多有影響力的專案,包括過億下載量的手遊、3A 級的 VR 遊戲,以及千萬活躍用戶的 AR 應用。除了美術外,Chien 喜歡旅遊與閱讀,熱愛觀察遊戲業與矽谷的發展,並與分享她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