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7, 2023
Reinhardt Lin
一定要是出國留過學的「海龜(海歸)」,或是出類拔萃的頂尖菁英,才有辦法出國到海外工作嗎?如果沒有這些背景條件,要怎麼踏出海外工作的第一步?
如果沒有國外學歷,也沒有海外生活的背景或經驗,應該如何開始出國工作的第一步呢?
這大概是我創辦 Meet.jobs 以來,最常被使用者提問的問題了吧!
首先,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工作,做好職涯規劃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了明確的職涯規劃目標,你才能依循規劃好的路徑去走,海外工作也不例外。所以先讓我們回到職涯規劃本身,用「產業」(industry)、「職能」(function)、「地點」/市場(location/market)3 個面向來分析。
▶ 推薦閱讀:職涯規劃怎麼做?3 大維度定位職場座標釐清轉職方向!
瞭解了這 3 個面向後,就不難理解,海外工作是屬於這 3 個面向中的更換「地點」。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市場屬性與文化背景,而海外工作也會受到前 2 個面向:「產業」、「職能」的影響。
通常在回答「沒有海外經驗如何出國工作?」這個問題以前,我們會先詢問對方:「請問你是什麼專業背景呢?」畢竟,不是所有專業都像工程師一樣,可以很容易在國外找到工作機會。
你是「專業型」人才還是「跨文化型」人才?
在 Meet.jobs,我們將人才與工作概略區分為「專業型」人才和「跨文化型」人才。軟體工程師就是「專業型」的工作/人才。這類工作/人才的特色是:工作內容基本上不受文化背景的影響,以及,其專業類別在全球多數國家也都有需求。
和軟體工程師類似,屬於「專業型」人才的,還有財務、會計、醫療、生物科技、建築⋯等職務,另外,疫情前 Meet.jobs 網站上常有的海外註冊護理師工作,這些都屬於「專業類」的工作機會。這類工作的特色正是「有一定足夠的專業,人選只要會說英語,就可以錄取了。」
「那我如果是學行銷、媒體、人資等⋯,『在工作中會需要大量特定文化背景』的專業呢?」那的確是有點棘手。以行銷為例,你能操盤台灣市場的公關、廣告、活動,不代表就能在星馬、港澳甚至中國大陸複製同樣的經驗。當然你可以先投入外商以台灣市場為目標的工作機會,但那也表示你的工作地點更多可能是在國內,而非海外。類似的情況,在其他需要文化背景的工作亦同。
對於具備類似上述背景的人才,在 Meet.jobs 我們稱之為「跨文化型」人才。顧名思義,因為工作內容與文化背景高度相關,因此當該工作機會需要兼具兩個(以上)的跨文化背景時,這樣的人反而更加地難找。而這樣具備多重文化背景的人才,在人才市場上,也就相對搶手。
以筆者自己為例,當年在德國留學畢業時,就曾想過在當地加入台灣或亞洲企業的歐洲分公司;又或者,也可以考慮加入歐美企業以後,再派駐回大中華或東南亞市場。這就是「跨文化工作者」所獨享的專屬機會。
【備註】請注意文中所提到的「專業型」和「跨文化型」,只是作為工作中是否要求「文化背景」的區分,並不表示「跨文化」的人就沒有專業,又或者「專業類」的人就不必去提升自己的跨文化優勢。
沒有經驗,從挖掘自身的經驗開始
從上面文章大概已經解答了「專業型」的跨國求職問題,你最需要加強的可能只是英文程度而已。但如果是「跨文化型」專業,本身又沒有什麼海外求學或生活的經驗,那還是會回到一開始類似新鮮人出社會找工作的問題——「所有的工作都要求經驗,但沒有經驗如何開始?」
在 Meet.jobs,我們建議你挖掘自身曾有的「跨文化經驗」。
沒錯,你可能從來沒有在國外唸書,但在你求學的過程裡,班上有沒有過僑生或外籍的同學呢?有沒有國外的打工度假經驗?出社會以後,有沒有和其他國家的夥伴合作過?或許你有美國同事?歐洲客戶?來自中國大陸的供應商?或甚至,你曾經任職於來自某國的知名外商公司?
這些都是你的「跨文化經驗」。而大部份人,你的履歷之所以會被國外人資或獵頭在第一關就刷掉,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所有的求學和工作經驗,缺少這樣的「跨文化經驗」陳述。
————「這個人才專業能力很優秀,但他能和台灣人以外的人共事嗎?」正是國外人資或獵頭的疑慮。
所以,整理並總結自己的跨文化經驗,讓自己成為「跨文化型」的人才,踏出跨國職涯的第一步。而對「專業型」的人才來說,也關係到你未來的國際職涯發展,記得定期整理並更新到履歷及 LinkedIn 上,將有助於你被國外人資及國際獵頭看見。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
Reinhardt Lin
全球跨境人力媒合平台 Meet.jobs CAO & Co-Founder,德國 ESMT 商學院 MBA,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資深產品經理、MBA、Ruby on Rails 全端開發者、Open Source 信徒、無國界浪人和社會企業中毒者。曾在 27 個不同國家工作、求學、旅行。有感於不同人在不同時空將有不同價值,創立 Meet.jobs,現已擁有來自 71 個國家的企業和個人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