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海外工作篇章—商務行銷背景於英國求職機會點

Apr 27, 2022
Chocovi Chen

海外工作,無一不是一種嚮往或憧憬,拋開浪漫情懷、回歸現實面向,你,能立足於海外嗎?在踏上不明確的海外未來,先進行內在動機的審視、正視自有價值,才能在海外市場需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021 年 7 月 19 日,每日確診仍數萬例的英國首開解封一途,深信危機就是轉機的我,決定來到英國尋求機會點;目前則發揮過往在數位媒體廣告的專業,在大型短影音科技公司,擔任 Client Solution Manager。

為什麼是倫敦?

2021 年 9 月底抵達倫敦後,遇見形形色色來自各國的人,第一句話便是「為什麼是倫敦?」

在台灣工作 6-7 年,這期間共事的同事們與個人生命經歷,讓我不禁思考許多議題,我出走的動機大致分為 3 個因素:社會性、職涯發展性、個人性。

社會性:2000 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因而台海危機箭弩拔張地竄起。職場前輩的父母在這一年讓她出國,試圖擁抱一個未來。20 年過去,我們逐漸相信這份恐懼或許只是薛丁格形式,然而 2017 年起香港革命與 2022 年俄烏戰爭,都顯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職涯發展性:千禧世代的工作文化不再是從一而終地固守一家公司,跳槽尋求更多發展空間便實屬常見。我們習以為常地往上攀升職位,或許在現代面臨著許多跳戰,如:高階職位不多、與上位者的理念不合、個人發展空間小等。若從台灣職場一員延展成國際所需人才,那麼立足世界的舞台位置就能更多。

個人性:2017 年因生病的關係,我暫停一切工作,當凝視生命的深淵後,從谷底爬起,對人生體悟也逐漸不同。人生苦短,世界很大,「想要多去看看」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同時,也想在習以為常的文化價值觀裡,接受更多不同文化價值觀的衝擊,或許「多元」促使自己能更虛若懷谷,也為自身未來創造出更多選擇可能性。

動機充足下,該選何處呢?
語言方面,除了中文與英文之外,我沒有可以賴以維生的第二語言;加上科技公司機會較多、與簽證難易度的考量下,我便選擇英國。

先確立信念與內在動機:

到海外工作會有各式各樣的理由,「薪水低」、「工時長」、「工作機會與發展不多」是最多人提及的。

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是骨感的。

那些想逃離台灣的一切因素,其實不一定都能在他國完美被解決。一旦這些因素(或可稱外在動機)都不如你的想像,只會加深對人生的徬徨與無助感。試圖擁有堅不可摧的信念與內在動機,能幫助你渡過在異鄉的每一個難關!

非硬技術專業,在英國求職有「機」可「尋」嗎? 

整體來說,能於海外工作多屬擁有硬技術專業技能,如:軟體工程、設計、會計、護理等。
若你像我一樣,是行銷、商務背景等軟實力技術背景,又完全沒有任何海外生活與求學經驗,能依靠便是膽識、過往工作經驗與求職耐心,並且得從中一直重新尋找自我定位。

  1. 語言機會:
    中文是個優勢,有許多陸資企業或是當地科技公司想拓展中文商家,如:Deliveroo、Uber Eats 想找會中文的業務或客戶管理(Account Manager)。
    然而,香港社群與商家更多,能懂粵語與中文的人更具有競爭力;英文建議要有商務英文水平或是勇於開口的氣魄,若連英文不太敢說,求職之路會較艱辛。

  2. 專業機會:
    行銷,大致分為品牌行銷(Brand Marketing)與績效行銷(Performance Marketing)(延伸閱讀:職涯百談】BDSalesMarketing到底有何差別?從工作內容、職涯發展完整解密
    由於品牌行銷要打英國市場,較重視語言與文化背景,多數公司還是找當地人為主;而想打中國市場的公司,則需要有中國市場行銷操作背景。
    績效行銷通常較有硬技能專業,如:數位投放廣告操作等,還是有一定市場空間。
    業務、商務拓展也較重視語言與文化背景,初期可找 inside sale, onboarding, client solution 等支援業務工作的屬性,待語言與市場熟悉皆進一步,再尋求商務職缺。

  3. 轉換技能:
    初來乍到,我也曾想學習數據分析等課程,希冀未來能在英國找相關工作,但若無一、兩年的持續精進,且同步累積工作經驗,其實不太有工作機會。因此若想透過轉換職能方式於海外就職,可先於台灣學習並先累積一、兩年工作經驗,會更具有優勢。

面試問答關鍵技巧:STAR

挖掘到機會點,那麼要從面試脫穎而出則需要點技巧。
較大型公司偏好安排行為面試問題 (Behaviour Interview Questions) 環節,並期待受試者妥善運用 STAR 原則作為回答。

舉個簡單的例子:
前情提要,假設你是應徵客戶成長職位,且公司團隊目標是增長更多營收。

問題:過去工作上有遇到什麼難題嗎?以及你是如何解決?

回答:
S(Situation 情境) : 去年因大客戶希望成長更多營收訂單,希望我們廣告設定受眾功能可以更加客製化。然而產品部門窗口表示,因正修復其他功能,需要將排程往後延至少6個月。

T(Task 任務):因每一季都需要達到業務目標,且這個客戶向來投資金額都相當龐大。

A(Action 行動):因此我便做份報告,分為失去客戶,公司將損失多少;持有客戶並有較為完善功能,公司業績可成長多少。並且與產品部門約會議討論優先順序。

R(Result 結果):而後2個月內功能推出,客戶持續投資成長 XX %,並保持合作關係。產品部門也因推出該功能共同為公司帶來 XX 業績。

後疫情時代與脫歐下的英國求職現況

2022 後疫情時代與脫歐下的英國求職現況  /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2 後疫情時代與脫歐下的英國求職現況 / 圖片來源:Unsplash

因脫歐與解封緣由,服務業與技職勞工大缺人,2021 年 9 月底還因過少貨運司機運送汽油,導致加油站無油可加,政府祭出一年 5 萬英鎊(約台幣 188 萬)薪酬招募司機。基本上要有工作機會,遞出履歷,餐飲與服務業可立即上工。

我於咖啡店短暫打工後,便將求職重心擺在網路科技公司。

求職渠道以 LinkedIn 為主,分為主動求職與獵頭邀約;其他求職渠道則有 indeed.comReed,以及近期針對科技公司的 Otta

倫敦,另一別稱為金融城,如同台灣有大量的工程人才,在倫敦則有多數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人。因此金融科技新創(fintech)的機會也欣欣向榮;我第一份正職便是在一家金融科技支付新創公司工作。

若是以網路科技公司為主,可試著找尋新創公司機會,如: FoodTech(外送、Darkstore 等)、FinTech(支付、網銀等)、MarTech。
若以知名大公司,可試著留意每年 Graduate Program 徵選。特別這一、兩年留學生人數較少,應徵上機會也多了一些。

當然我的求職過程中也非一帆風順。
在 2021 年 12 月英國疫情受 Omicrom 影響,變為更加嚴峻時,我原先 12 月已收到零售業新事業發展職位的 offer,便被公司撤回;另一家面試至最後一關後,公司也凍結職位招聘。再加上年末聖誕節假期及眾多確診案例,能進行的面試機會遽減,一直到隔年 1 月中後才明顯有感回升許多。

英國是海外工作最佳選擇嗎?2022 英國簽證新政策

歷經脫歐、疫情衝擊、俄烏戰爭因素等,英國通貨膨脹創 30 年新高,達 5.4%,並於 2021 年 11 月與 2022 年 4 月,短短半年內連漲兩波能源費用,新一波漲幅更超過 50%,生活成本原先就不低,也就理所當然攀升更高。

正因此,英國政府也於 2022 年公布新的簽證政策以吸引高技術人才,有別於仰賴公司贊助的工作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2022 年 8 月 22 日起,另一新的 Scale up 簽證則無需公司贊助也可自行辦理。

2022 英國工作簽證新政策 / Meet.jobs 編輯部、Choco 製圖
2022 英國工作簽證新政策 / Meet.jobs 編輯部、Chocovi 製圖

上述以外,當然也有一年 1000 名抽籤名額的 2 年 YMS 簽證(Youth Mobility Scheme visa,俗稱打工度假簽證)以及去年新政策,2021 年後於英國大專院校畢業後,有 2 年畢業後工作簽證(Post Study Work,PSW)等。

因此,若是希望短期存取更多金錢,英國可能不是最好選擇。
仔細審視內在動機並評估自身價值與海外求職需求點,會是更佳重要。

延伸閱讀

旅英近 10 年!讀者太太聚焦後疫情時代的英國文化與求職趨勢

脫歐後的英國|還是求職求學的理想選擇嗎?

作者介紹

Chocovi Chen

在新創的世界翻滾,希望有天翻滾到全世界,目前則在倫敦開啟新篇章中。大學主修心理,而後從事數位媒體行銷、商務與變現化拓展。對人事物有著好奇心,想探索、挖掘出 Insight,並深深擊中人們心理。偶爾寫寫文字,發發牢騷,讓生活的片刻帶點紀錄。 歡迎任何交流:https://www.facebook.com/chocovihee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