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正職。」這是訪談開始,江舜智話語間帶來的第一印象。
他畢業於大氣系,卻踏入設計職場,之後更身兼多職成為一位工程師、設計師,同時也是網站開發者。在各家公司接案、授課,私底下也做自己的 side project。
以興趣為業可行嗎?也許他的經歷能讓你一窺解答。
從大氣系開始,紅色死神的設計與工程之路
江舜智,大學出身中央大學大氣系,網路上,大家多半稱他「紅色死神」 。大氣系和工程師一職看似路徑大為迥異,但他坦言,大學選擇讀大氣系是因為當時自己對理工科比較沒興趣,更自認與工程無緣,但困於高中本來就讀理科班,所以按照成績在理科科系刪減後,就到了大氣系就讀。
真正成為江舜智大學重心的是課外活動,當時他參加了很多服務性社團,在自己繪圖之外,也替許多社團做設計,在校內小有名氣。畢業後,他發覺自己對與氣象專業直接相關的工作興趣不高,反而必較熱衷設計,所以剛畢業便從事了視覺設計的職業。
做設計常需要和寫程式的同事溝通,共事的過程中,他萌生跨足的念頭,欲自行解決在設計中本須仰賴同事補足的程式問題。畢竟自己動手,最能夠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成品樣貌,也因此,他思考起了轉換職場跑道的可能性,開始自學程式。
江舜智表示自學程式最重要的是「練習」,他自認練習的量比別人大,從一次次的摸索和錯誤中找到方向,且戰且走。 他在寫程式時,除了「網頁」本身,會建立更多更完整的情境,例如從職場會碰到的程式問題下手,加以練習。那時的他正職下班後,會繼續去找 Side project 來做,也會接一些案子,經驗累積如滾雪球,在實務應用中把技巧學習起來。
出社會工作約五、六年後,喜好遊戲的他重回校園,到國北教就讀「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在校園中,他開拓了更大的視野,並接觸到更多新穎的技術,例如互動式設計、展場設計、遊戲設計等等。知名的世界學生制服蒐集入口網站「 Uniform Map 制服地圖 」便是他研究所時期的一項作業。
離開氣象公司後,江舜智進入資策會,做設計也做前端。一項案子進行時,設計的來回溝通和校正常消耗很多時間,所以他逐漸轉向工程的領域,以設計為輔。現在的他,自認程式已經寫到相當有架構,在公視、資策會、Tibame 與許多間設計公司都有兼職、接案以及授課,身分是工程師、接案者也是課程講師。
Photo credit: 江舜智
人可以不只做一項工作嗎?身兼多職,趣味就是目的地
一般人對工作的常態性想像是隸屬於一間公司的一個職位,「身兼多職」並非常規就業型態,從出社會工作到現今自由接案,江舜智也走了十餘年。
他表示自己受一位貴人影響深遠,那位朋友更早和許多公司合作,也提攜他許多。江舜智和他一樣,不停在工作中追求新的 Model。剛畢業時一度以為自己會做一輩子設計師,之後自學程式,跨到工程師領域。一路上,他有意識地往「身兼多職」這個方向走。 再者,江舜智不對任何組織抱有全然信任,因為組織內部隨時是可以進行調動和汰換的,在多間公司擁有一席之地,才能有更高的彈性和保障。
領域轉換過程看似順遂,江舜智也有過失敗的經驗。他曾經在上了 30 小時的坊間 php 課程後,接下電商的案子,結果在急件限時之內無法完成,被對方責罵。挫敗累積成為成長的原動力,和許多間公司磨合的過程也讓他更清楚自己的興趣方向所在。
「有趣」是他衡量案子的基準,過程即目的,他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像在破關,程式是武器,也是自己的工具。
「但幾乎大部分的事情我都覺得有趣,所以我就全部攬在身上。」江舜智說。喜愛挑戰,如何抓到生活和工作間的平衡就成為一大學問。之前的他,下班還會繼續接案,工作到夜間十一、十二點是家常便飯,日夜操勞後直到身心出現問題,他才意識到事情上門可以接,但也要學會拒絕。
現在的他,還在練習評估時間的極限,有許多來洽談的案子都因時間問題而無法真正實踐。為了兼顧健康,他一天頂多工作到晚上八點就必須「關機」。同時,他也學著將手上的工作經過業主同意,再發案給自己認可的學生,利己利人。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想接案,你應該先知道這些事
江舜智認為,欲以興趣為業的朋友應該清楚二件事,第一是釐清自己對它究竟有多少熱愛,第二是面對現實,衡量該領域的現況能否賺錢營生,若答案為是,才比較有後續發展的可能性。 通常能當飯吃的不是興趣,而是興趣所在的領域。以程式為例,一個學生培養寫程式的能力需要很長時間,但放眼全世界都對程式人才求賢若渴,如果練好這項能力,一定是個能改善生活的途徑。
再討論到「自學」,江舜智認為自學需要有個好老師引進門,尤其通常一個人在自學的目標都是跨領域,必須建立良好的基礎再發展技術。 也許和他一樣透過接案練習是個好方式,但問題來了,不論是兼職自由接案,或者專以接案為業,究竟怎麼做才能找到對象合作接案呢?
因為正在教授給社會人士的程式課程,所以江舜智經常接觸到以「轉職」為目標的學生,上課時他喜歡和學生對話,下課後也會加 Facebook 或 Line 好友。透過觀察,他發現學生們不太喜歡偏好在網路上公開討論自己的生活或者特殊經驗。但相較下,江舜智很喜歡在 Facebook 分享日常生活和授課心得,甚至有開設以聊天、分享工作心得為主軸的「寫扣 x 教學 x 講幹話 」社團。
Photo credit: 江舜智
他認為在網路公開發言,反而是自我保護的方式。開始發文後你會開始思索措辭,逐步變得得體,而且可以適時表現,增加曝光率,這也意味著可能在某些時機,當有人需要幫助,你過往帶給他人的印象,便會給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如此一來,便可以把接案當成正職嗎?也不見得。想出社會就靠接案賺錢,若非有家庭奧援,否則相當困難,建議新鮮人可以先尋求企業正職,累積經驗和存款,甚至從中建立人脈、獲得資源,不必急於一時。
對於在工作中也想身兼多職的朋友,江舜智說人脈跟能力都很重要,但最難的其實是克服惰性,工時自由常變成拖延、不須自律的藉口,導致工作與休息時間錯雜不分,難以有效率地工作,也難以真正休息。 如果選擇了這樣的工作型態,就必須對此負責,過關斬將,再迷惘,也會找到出路。
在技術值點滿之後——是時候從受雇者轉型管理人?
現在的江舜智,以個人累積的名氣和專業能力接案,日後目標是脫離「受雇者」的身分,成立公司成為接收端,往業務、溝通、媒合的方向前往。
他向來喜歡事物皆在自己掌中安排的感覺,好比自架網站,讓內容完全按想法自由發揮便是一項例證;現在在授課的他,也可以自行安排課程進度和內容,只是時間調整彈性依然有限。他往後的方向,便是將個人「主導」的範疇繼續擴大。
之前已經有朋友找他合開公司,只是忙到最後不了了之。但近期的江舜智逐漸從獨攬工作的「執行者」,轉變成接到案子後,適度往下分配的「溝通者」。成立公司,正能替他解決個人時間短缺的問題,運用對於網站的了解和業務能力談下案子,再發案給學生並拆帳,能夠營利,又可以替自己空下時間去接觸更多人。
「做事不一定要成功」江舜智不時說著,和成果相較下,過程才是他在乎的重點,他一直在追求「解鎖成就」的突破感。即便跌跌撞撞,但只要目標仍在,紅色死神便沒有止步的一日。
Photo credit: 江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