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如何在海外積極突圍——專訪德國 Riedel 李久泮專案副總(下)

Mar 04, 2021
Sharon

憑藉不懈努力登上頂端的李久泮不忘提攜年輕世代,將本身在國際職場的 36 年觀察歸納成資訊海量的心得分享,為有意挑戰海外職場的年輕人指路。

國際職場競爭激烈 用軟實力拼突圍

李久泮指出,台灣人在爭取國際職場的機會上面對其他來自相似文化背景,如大陸、新加坡等優秀人才的叫板,尤其大陸頂大資優生眾多,在人數上已經碾壓台灣,無論是求職還是職場求存,硬碰通常吃力不討好,用軟實力智取,你還有殺出重圍的希望。

他引述數據指出,大陸學生人數 2000 萬,每年畢業 800 萬人,其中 1% ,即 8 萬名畢業生為來自頂尖大學的資優生;台灣學生人數約 100 萬,每年畢業 20 萬人,其中國立大學畢業生佔 6 萬人, 要在 8 萬大陸頂大畢業資優生 VS 6 萬台灣國立大學一般畢業生的戰役中,扳倒實力懸殊的對手拿下機會,soft skills 顯然是你的決勝點(match point)。

面試守則 | Proactiveness x 先發制人

面試者要攻克面試關卡就要做好充分準備,面試過無數求職者的李久泮回顧過去經驗,為求職者劃以下重點:

重點一:主動研究公司需要什麼

這可以通過職缺的徵才文案(Job Description)、公司網站、LinkedIn、Glassdoor 或社交媒體窺探一二。

重點二:為自己說好故事

了解公司的需求後,將自己符合公司需求的特質變成關鍵字,結合過往實際經驗,生動表達你的能力。

當面試官拋出『Tell me about yourself』的試題時,我會用說故事的方式包裝過去的經驗。舉個例子,告訴面試官我的碩士論文是和同學合作研發行車記錄器。在同一位教授指導下,我和原本不熟識的同學經過短暫磨合期便良好合作(展現個人的團隊合作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原本使用的演算法不適用,作出了應對並解決了問題(展現個人解决問題能力),最後我們分工合作做 presentation,成功賣出 prototype(彰顯個人的表達能力和業務能力)


重點三:主動表現自己

可惜的是,大部分面試者都坐等面試官提問,將主導權交給面試官。面試是你表現自己的機會,請先發制人告訴面試官你的豐功偉業,把一問一答的簡答題變申論題。

也許有些面試者認為團隊能力、表達能力是基本能力,不需要特別向面試官強調,對此,李久泮持不同看法,「不要認為是常識就不提,不顯眼的細節也可能成為你過關的關鍵。我就不想冒險,所以我會表達我的能力和提出解決公司問題的辦法,自己鋪梗、埋伏筆,誘導面試官繼續問,帶動面試的節奏。」

許多面試官欠缺專業面試技巧,可能問不出面試者真正的價值,這時候面試者就要反守為攻告訴對方,他需要但沒留意到的資訊。

Lee Jiou Pahn shares his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李久泮(左 1)將闖蕩國際職場多年的心得總結成 3P(Proactiveness、Preparation、Perseverance)求生守則。

國際職場求生術 | Preparation x 時刻準備

財富雜誌遴選的世界 500 強 CEO 中,30% 為印度籍工程師,細數這些優秀工程師的共同點,除了強大的思考力,還有出色的溝通力。

同理可證,李久泮闖蕩國際職場 36 年,幫自己升職加薪或換工作全靠溝通力。我隨時都做好準備,老闆任何時候過來,我都可以主動並實在的告訴他我做了什麼,讓老闆了解我的價值,甚至實現我加薪的要求。

台灣人在職場上常抱著『默默工作求關注』的心態做事,這種指望別人來發現你,把自己的未來交託他人的思維是很危險的。

他強調,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要主動告訴老闆你的價值,而不是以被歧視之名來合理化自己的被動。我很誠懇地告訴你,30 年來沒人歧視我,因為我不等機會從天上掉下來,我主動創造機會,我想爭取當團隊領導,我除了做好分內事,我還自主學習,補足、加強當領導人需要的能力。

國際職場競爭激烈,你永遠不知道機會和危機哪一個先到來,所以無論是求職還是在職,時刻準備是每一位工作者的修行。

國際職場修煉心得 | Perseverance x 堅持到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要輕易放棄,無論是面試還是工作,失敗就當作練習,繼續努力、嘗試。」我以前很內向,小時候都不太敢出門,連去雜貨店買個東西也很害怕,但我為了當管理人,去學習領導、公開演講能力不好,我找機會練習、自己組織句子、寫講稿。」 憑著堅持與努力,他最終實現夢想,證明只要努力克服挑戰,路就能越走越寬。

國際職場關係經營 | 廣結善緣 x 發展人脈

俗話說出外靠朋友,廣結善緣的作風也在李久泮的國際職涯中發揮作用。因此他鼓勵年輕人多交朋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並且用心經營人脈。我指的人脈不是 LinkedIn 上隨便聊聊或酒肉朋友,而是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李久泮分享,自己 2014 年換工作時,一位 20 年前合作愉快的 HR 幫他寫了超過 1 頁的介紹,請獵頭和公司協助他,此外還有 3、4 名前同事主動去 LinkedIn 幫他寫推薦函,讓他很是感念。

我做人經常是能幫就幫,雖然難免會吃虧,但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還是有人願意挺身而出。詢及經營人脈的秘訣,他強調,第一、必須努力工作,展現個人工作態度,第二、證明自己有幫助他人的能力,這樣貴人才會出現。

在認真努力的人脈經營下,李久泮自 1993 年起再不是自己投石問路換工作,而是機會自己找上門。

友善、用心的李久泮雖貴為統領國際企業的高級領導,經理繁重公務,仍不時抽空透過網路,越洋受訪或演講與年輕人交流想法。有意向李久泮請教者,歡迎透過 LinkedIn 進行聯繫。

延伸閱讀

36 年闖蕩美英德國際職場——專訪德國 Riedel 李久泮專案副總(上)

高級技術人才看過來 | 申請歐盟藍卡,讓你工作、永居歐洲一把罩!

唸錯科系、討厭數學,她如何從德文系到德國 Unity 軟體工程師?

Fetching URL failed: cURL error 28: Operation timed out after 5001 milliseconds with 0 bytes received

作者介紹

Sharon

Meet.jobs 實習編輯,一名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童鞋。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但人因夢想而偉大,所以懷抱達米(Dummy)的心態求進、學習。」希望透過 Meet.jobs 專欄文章的分享,讓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士更能互相了解、互相扶持。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