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份通行世界的英文履歷,不必留學也能出國工作(下篇)英文履歷 4 大區塊優化技巧

Jun 23, 2020
Aaron Hsieh

誰說一定要留學才有機會出國工作?用精實創業的精神迭代優化自己的英文履歷,也能讓你在台灣接海外工作面試邀約接到手軟!話說回來,有沒有跨地區、跨職種通用的英文履歷撰寫原則呢?如果我想要製作一份能夠投遞到全世界的英文履歷,該怎麼起步呢?這篇文章帶你破除英文履歷的常見迷思、檢核自己的英文履歷弱點,從國際雇主的角度思考,讓你不必出國留學,也能讓國際工作主動找上你!

英文履歷 4 大必備資訊區塊

一份一頁式英文履歷由上而下主要會分成四個區塊:基本資料、工作經歷、學歷、技能和其它。根據你自己的優勢和亮點,你也可以額外把領導經驗和獎項證照另外獨立出一個段落。以下我們就先聚焦在 4 大核心區塊來分析:

1. 英文履歷:個人基本資料(Personal Information)區塊

基本資料包含了你的姓名、住址、電子郵件、電話四項資訊。一份標準的英文履歷應該以你的姓名為標題,不必再加上 RESUME 這幾個字。住址不一定要寫上完整的居家地址,可以簡單用 [城市, 國家] 註記即可。

電子郵件會是招募人主要聯繫你使用的管道,請注意應使用專業的信箱名稱,切忌使用混入生日數字、亂碼、或其他會有不當聯想的英文單字作為帳號。舉例來說,john.snow@gmail.com, cmwang@hotmail.com 較優,johnny19801010@yahoo.com, sleepyjoe@gmail.com不佳。

電話則建議使用加上國際碼的版本,有的地區或產業習慣直接透過電話聯繫。以臺灣來說,放上 +886 的電話號碼就是一個較好的作法。

2. 英文履歷:工作經歷(Work Experience)區塊

工作經歷是履歷中最核心的部分,如同上篇文章所述,應該按照時間順序,由近而遠地將每一段經驗寫成一個個獨立的文字區塊。而每一個區塊應包含的資訊有:

  • 在職時間:以年份為主,可以加註月份。
  • 公司名稱:如果是跨國公司,可以在後面加註所在的城市與國家。如果是名氣比較小的公司,也可以在公司名稱下方加註公司所在的產業和規模,讓招募人更容易理解你所待的產業和公司狀況。
  • 職稱:這邊的抬頭可以以實際執掌的工作內容為主,不一定要是公司人資系統內部的抬頭。舉例來說,你想要找的是「前端工程師」的職缺,但是你在現職的名稱是「軟體工程師」,你就可以用比較便於招募人理解的方式來填寫,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改用目標公司常用的職稱,增加自己履歷與對方職缺的關聯性。而如果你之前在新創企業一人身兼多職,你也可以同時列出多個抬頭,適當地用斜線隔開即可,不過仍以和目標職缺相關的優先,不相關的多放無益。
  • 條列成就:列舉你在該公司的負責的職務(Responsibility)和達成的成就 (Accomplishment)。依據個人工作經驗的多寡和與目標職缺的相關程度,每段經歷可以列出 3 – 6個條目,比較早期的經歷則可以直接移除,或只留公司名稱和職稱即可。

而條列成就這個部分也有幾個關鍵點,最重要的是「成果導向」和「業界關鍵字」。

  • 關鍵一:「成果導向」的敘述方式

你應該要多列出你達成的成就,而不要只是單純用該工作的職務內容填滿整段話。每一項行動,都應該有可衡量的數字作為證明,即使是無法量化的行動,仍要能以可讓人理解的績效(Impact)作為主軸。一個通用的方式是以 [行動];[成果] 的方式來撰寫條目,分號前面用主動性的過去式動詞開頭,說明你在這段經歷做了什麼,分號後面一樣用過去式動詞開頭,說明你達成了什麼。舉例來說,一個在飲料店的店頭促銷人員的職務內容可能是這樣:

Provided tea advice to customers

套用了 [行動];[成果] 模板,就能更簡練地呈現你和其他促銷人員的差異:

Provided tea advice to customers; increased the in-store sales

如果有辦法再加上數字,就更能讓人理解你的任務規模和你的優異之處:

Provided tea advice to 1,000 customers per day; increased the gross in-store sales by 20%

  • 關鍵二:「關鍵字」的使用

關鍵字的使用則是撰寫履歷的另一大重點。如同上篇文章所述,一份現代的通用履歷需,要能同時讓人和機器都看得懂。這點和網站在進行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的概念是相似的。基礎的 SEO 會多放一些針對目標客群的關鍵字在網頁上,讓 Google 給予較高的相關性權重,你的網站就能出現在搜尋結果裡比較前面的位置。

你的履歷也應該要多放一些目標產業和職務的關鍵字,讓招募人在撈履歷的時候更容易找到你。工作經歷裡的職稱和業界術語,通常是最容易被搜尋的關鍵字,而那些就是你該大量使用的字詞。至於要怎麼找到這些關鍵字?直接用目標職缺的職務說明(Job Description, JD)下去找就行了!

舉例來說,如果剛剛提到的飲料店促銷人員想要轉職做線上行銷,可以將同一段經歷微調一下,增加一些現代電子商務界常用的術語,像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轉換率(Converstion Rate)、每月活躍用戶(Monthly Active Users, MAU)等。如:

Redesigned in-store user experience with customized tasting advice to 1,000 customers per day (around 25,000 MAU); increased sales conversion rate from 5% to 25%

有的人笑稱寫履歷的精髓就是要「寫到你媽看到都認不出是你」。當然不一定每一段經歷都要進行這麼浮誇的改造,但是這裡提到的原則是跨界適用的。簡單來說:履歷上的「關鍵字」和「業界術語」是讓機器看的,目的是讓你的履歷容易被搜尋地到;而履歷上的「成就」和「量化數字」則是讓招募人看的,目的是讓招募人願意找你來面試。同樣的原理也在 LinkedIn 經營上也是相通的。

3. 英文履歷:學歷(Education)區塊

學歷通常會放在工作經歷之後,除非你是剛畢業或正在取得新的碩博士學位的學生,則可以考慮把學歷放到履歷之前。學歷點列的原則和工作經歷大致相同,學校名稱對應的是公司名稱,你攻讀的學位則對應你的職稱。如果你的校內成績特別優異,或者曾經得過特殊的獎項和榮譽,都可以加註在學歷這個區塊裡。至於社團經歷和選修過的課程,建議只放和目標職位相關的即可。如果已經有多年工作經驗了,甚至可以直接刪減留下校名和學位即可。

臺灣學歷在國際職場上並不太知名,所以每個從臺灣出發挑戰國際的朋友都是站在相似的起跑點上的,大家不用被學生時代的挫折綁架。事實上,除了像劍橋 (Cambridge)、哈佛(Harvard)、史丹佛(Stanford)⋯等英美國際名校,大部分的的學歷,只要跨出學校所在的國家就會貶值,雇主很難有客觀的指標在心中和本地學校作類比。換句話說,我們和其他跨國求職者並不會差太多,身為臺灣人我們其實可以更有自信,不必妄自菲薄。

4. 英文履歷:技能(Skills)與其他區塊

有的工作會有必備的技能和證照需求,這些內容都可以直接放在獨立的技能和證照的區塊中。比方說工程師必須要會寫程式,那麼列一些 Javascript、Python⋯等程式語言在技能欄位就很合理。有的時候工具本身也具有代表性,像是 Salesforce CRM(客戶關係管理)、Tableau(資料視覺化工具),這種也可以當成關鍵字來表列。

有的證照是跨國適用的,比方說專案經理的 PMP 證照(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或網路行銷的 Google 搜尋廣告認證(Ads Search Certification)等等,也可以主動提出。反過來說,那些不屬於工作專屬的技能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忽略不提了,像 Microsoft Office、Google Calendar 這種基本技能列出來反而會有反效果。

如果你有多語言的專長,這個區塊也會是你可以提到的點。一般母語會用 native 表示,工作上可以流利使用的則標註 professional 或 fluent。如果你有相關的語言證照可以額外加註證書或成績,像是日文 JLPT N2、法文 DELF C1⋯等等,這在非英語系國家有時候會成為工作錄取的門檻。至於英文是否要標註證書或成績,因為英文仍是世界的國際語言,招募人不會預設你無法使用英文溝通,有沒有相關證書並不會成為你的瓶頸。實際查核也只要寄一封信給你或撥一通電話過來就能確認了。

興趣和生活小事也是可以額外提到的內容,寫這些的目的,是讓你這個人看起來更立體,也讓面試官在和你對談時,有額外的話題可以開場或閒聊。這邊很明確地就是給人而不是給機器看的,也不會是面試的焦點,所以以簡短的一行呈現即可,沒有篇幅也可以不提。

英文履歷上的隱藏眉角

  • 住址電話

履歷上的住址和電話,是招募人判斷你「所在位置」的依據,你的目標是讓自己像個當地人,所以如果能取得目標地區的地址和電話號碼是最好的,這有時候甚至是左右你是否能拿到面試的關鍵。地址只是一個制式的欄位,並不會有雇主真的透過履歷上的地址與你聯繫,所以大可以單純留下目標城市和國家即可。至於國際門號,很多旅行社都有提供其他國家的旅行電話卡,你也可以去買一張卡來使用,或透過 Google Fi 這種跨國通訊服務來取得國際電話門號。電話比較像是細部履歷優化的細節,我在前往英國之前,即使人還在臺灣,只使用 +886 的臺灣門號也曾在兩週之內接到過 15 通左右的招募人電話。

  • 志工經驗

志工經歷則是另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國外雇主其實很看重求職者的志工經驗,因為這代表了這個人的動機(Motivation),也常常是確認文化契合度的指標。我每一次拿到工作錄取通知時都會詢問老闆,為什麼願意雇用我或找我來面試?我也收到不只一次「因為你做過很多志工,看起來像個好人」的回饋。這不是要你去偽造志工經歷、或從今以後以非營利組織為志業,但不管是你學生時代的服務性社團經歷、社區志工經驗、開源專案的貢獻、或實際在社群擔任活動義工,都會是很好的著力點。如果你真的不曾有過任何志工經歷,不如現在就去主動關懷一下這個社會吧,你會發現你能得到的比給予的更多。

  • 「職涯目標」要放上英文履歷嗎?

至於是否在開頭列出職涯目標(Career objectives)或摘要(Summary)也是個英文履歷表常被問到的經典問題。原則上,履歷本身就是你生命經驗的摘要,不需要額外再浪費版面去摘要一次。如果真的要強調動機,也可以用額外的求職信(Cover Letter)或附件去提點。但這些都只是原則,關鍵還是你的履歷會用在哪裡。

如果你建立的是一份準備上傳到求職網站的通用履歷,而非主動去投遞特定職缺,那麼列出職涯目標就有助於你聚焦方向,讓招募者更容易直接透過履歷知道你想要找的工作是什麼。如果你投遞履歷的管道,沒有額外的欄位可以讓你附上其他附件,把職涯目標放進履歷裡,也同樣能讓面試官迅速了解你的背景和應徵的職務。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寫一份通用的一頁式履歷,就保留這個區塊吧,如果是針對特定公司的特定職缺時,屆時再刪減即可。這個職涯目標也會是後續你可以寫在 LinkedIn 頁面 headline 那個區塊的內容。

英文履歷優化 3 大重點總結

以上是我在面試過英、歐、星、日、澳、加等多國職缺的實戰心得。把世界地圖攤開,你就不會再輕易地被一兩次失敗的面試擊倒,更能輕鬆地把履歷的回饋當成是自己成長的動力。總結一下這篇的重點:

英文履歷並不能讓你獲得工作,他只能讓你獲得面試機會。用精實創業的精神來修英文履歷,不要害怕「浪費機會」,確定好目標國家和職缺、搜尋對應的常見履歷格式、然後直接進行實驗吧!找到 MVP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之後,就不要再花時間在履歷上了!

寫一份通用式英文履歷的基本原則是:一頁就好、倒敘條列、建立履歷母本只要包含:聯絡方式、工作經歷、學歷、技能與其他,這四大區塊,就是一份可通行世界的完整履歷。

英文履歷內容要以「成果導向」(公式模板:[行動];[成果]) 和業界「關鍵字」(工作經歷裡的職稱和業界術語)為優化重點,讓機器讀得懂你的履歷,也讓招募人願意找你來面試。

回顧上篇:寫一份通行世界的英文履歷,不必留學也能出國工作(上篇)破除英文履歷的常見迷思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在此,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刊登。

相關職缺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 Programmer 資深軟體工程師(台中市政府旁)

TITANSOFT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0000 110000

TWD
2024-11-19T15:41:36.119+08:00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 (SDET)

JKOPAY 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850000 1200000

TWD
2024-11-20T11:20:49.841+08:00

Senior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in Test (Sr. SDET)

JKOPAY 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1200000

TWD
2024-11-20T11:20:49.841+08:00

作者介紹

Aaron Hsieh

Aaron Hsieh,台灣未來協會理事長 (NEX Foundation, TW) 、台灣工程師在英國社群共同創辦人(TEiUK)。前倫敦未來五十科技新創技術主管,現為 Facebook 工程師。 生科系畢業並退伍後,歷經求職失利、創業失敗的窘境,越挫越勇轉職寫程式,並隻身前往倫敦,搭上種子輪的新創火箭,協助在地團隊在三年內從八人成長為八十人的跨國企業。工作之餘也定期進行社群分享和顧問輔導,文章散見於《到世界的職線距離》粉專。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