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6, 2023
Saffron Wu
價值觀及文化相近的新加坡,成為近年來台灣人海外工作的第一站首選,然而前往新加坡工作前,該怎麼評估新加坡的實際生活成本 Cost of Living 呢?Meet.jobs 這篇文章帶你用線上計算機,針對生活上的開銷如房租、三餐、交通、醫療、子女教育費用⋯等,上網試算實際上在新加坡生活究竟需要花多少錢,是否值得你出國工作闖闖看。
文章目錄
- 住(Accommodation)
- 醫療(Medical)及交通(Transport)
- 食物(Food)及衣服(Clothing)
- 通訊(Communications)及娛樂(Recreation)
- 幼兒園與子女教育學費(Childcare and Education)
近年來,台灣人前往海外工作,除了日本、美國、紐澳及歐洲之外,價值觀及文化相近的新加坡,也成為台灣人海外工作的第一站首選。身為亞洲金融與貿易中心樞紐的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多元族群文化及對海外人才開放的態度,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前往新加坡就業。這篇文章,Meet.jobs 將帶你更深入地瞭解,新加坡的實際生活成本 Cost of Living,並準備了 2 個案例來說明,究竟去新加坡工作,實際上的生活水準及品質如何?
新加坡工作簽證申請:年後轉職!新加坡工作簽證申請指南,線上評估工具手把手教學|Meet.jobs
Meet.jobs 跨境求職平台創辦人林昶聿分享,去新加坡觀光跟在當地生活很不一樣,在新加坡生活,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貴。一般而言,最大筆的開銷是居住,也就是房租;第二是子女教育費用,第三則是醫療費用。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EDB(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提供了一個官方的線上生活成本計算機(Cost of Living Calculator),針對所有欲移居新加坡的外國人,詳細輸入預計的生活開銷,如房租、三餐、交通、醫療、子女教育費用⋯等,上網試算實際上在新加坡生活究竟需要花多少錢。
以下我們將以這個線上生活成本計算機工具所列出的 8 個項目,一步步帶大家深入新加坡物價,拆解在新加坡的食衣住行育樂:
1. 住(Accommodation)
新加坡租房大致上分為 2 種類型:政府組屋(Government flats, or HDB flats)跟私人公寓(Condominium, 簡稱 condo)。組屋概念上類似台灣的公宅或社會住宅,但台灣公宅/社宅「只租不賣」,新加坡的 HDB 則是由政府出租「地上權」99 年給你,要精確定義的話,HDB 為地上權宅(另稱現代宅)。
延伸閱讀:如果你想在新加坡租屋,首先一定要認識什麼是「HDB」
HDB 遍布新加坡全島,周圍通常有超市、學校、幼兒園、小吃店,甚至有診所,生活機能極佳。根據統計,約有 85% 的新加坡人住在組屋。而 Condo 則是由私人開發商建造的社區型住宅公寓,社區內附有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設施。

如果租一間雅房(A common room),政府組屋要 $600 – $1,000 新幣(台幣 $13,700 – $22,900);私人公寓則要 $1,000 – $1,800 新幣(台幣 $22,900 – $41,000 )。租一間套房(A studio unit),則要 $1,700 – $2,400 新幣(台幣 $38,900 – $54,000)。
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新加坡人買了政府組屋 HDB 之後,會將組屋中的空房出租給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地人,所以在新加坡租 HDB,很容易租到跟房東同住的房子,台灣人可能很不習慣,但這在新加坡很常見。如果不想跟房東同住,找房子時,可以找有註記「No Landlord」的房源。
而由於租金高昂,很多台灣人會選擇一起合租一間家庭式公寓,以政府組屋(A government flat)來說,一個月房租約 $2,200 – $2,800 新幣(台幣 $50,000 – $64,400 ),三個人合租一個人約需分擔 $700 – $900 新幣(台幣 $16,000 – $20,000)。
如果已婚,帶配偶及子女前往新加坡工作,則建議至少租一整層的私人公寓(Condo)空間比較足夠,一個月需 $3,600 – $4,400 新幣(台幣 $82,800 – $100,000)。
林昶聿另外提醒,租屋時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較舊的政府組屋廁所是蹲式馬桶,比較新的才是坐式馬桶,除了房型、價格及地點之外,廁所類型在租屋時也要記得問清楚。
2. 醫療(Medical)及交通(Transport)
至於醫療,沒有永居身份的外國人去公立醫院(Public clinics)每次約需花費 $52 – $112 新幣(約為 1,200 – 2,500 台幣);拿 SP、WP 工作簽證的外國人,公司會幫忙保強制醫療保險,拿 EP 工作簽證的外國人,則需要自行跟雇主談醫療保險。
交通方面,新加坡的大眾運輸工具很發達,地鐵站及公車都很方便,新加坡政府也積極擴展地鐵網路,目標是 2030 年前,走路 10 分鐘內可以抵達地鐵站或公車站。跟台灣不一樣的是,新加坡沒有 $1,280 吃到飽的月票,公車也不是分段而是以里程計費;新加坡捷運視搭乘里程長短不同,約需 $1.7 – $ 2.5 新幣(台幣 $39 – $58),跟台北捷運差不多,公車則更便宜,轉乘也有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政府為了控制汽車數量,買車要先申請擁車證(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且擁車證是公開拍賣販售的形式(Open Bidding),出價高的人才能獲得,而擁車證每次提供的數量不一定,需求高的時候,擁車證的成本甚至超過車子本身的價錢。再加上新加坡油價大約是台灣 2 倍,因此新加坡擁車成本超高,大部份人民還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叫車居多。

3. 食物(Food)及衣服(Clothing)
食物方面,大部份新加坡人解決三餐或在工作間隙中用餐的方式是去小販中心或美食街熟食中心,一餐的費用大約 $5 – $8 新幣(台幣 $114 – $183),跟在台北吃飯的物價差不多。如果吃好一點,例如週末跟家人朋友聚餐,去「有屋頂」、「有冷氣空調」的餐廳,一餐則需要約 $20 – $40 新幣(台幣 $450 – $900)。
衣服方面,新加坡四季如夏,不太需要冬天的衣服,當地要買衣服也很簡單,許多台灣常見的中價位快時尚品牌(Mid-range brands)如 Uniqlo、Zara、H&M 都可以在當地買到。
4. 通訊(Communications)及娛樂(Recreation)
手機及網路費用方面,手機一個月約 $48 – $108 新幣(台幣 $1,100 – $2,400),要注意的是,手機上網不像台灣一樣有吃到飽的方案,有流量限制。不過,新加坡許多公共場所如捷運站或美食街都有免費的無線網路 wifi 可以使用。
家中網路一個月約 $30 – $40 新幣(台幣 $700 – $900),租房時要記得詢問網路費用怎麼分擔;有線電視則是一個月約 $20 – $60 新幣(台幣 $450 – $1,400)。
娛樂方面,視個人需求,在新加坡看一場電影約 $10 – $20(台幣 $230 – $450)、美術館或博物館看展覽,入場費每次約 $10 – $40(台幣 $230 – $900) 不等。去主題公園或動物園,入場費每次約 $30 – $80(台幣 $700 – $1,800)。
5. 幼兒園與子女教育學費(Childcare and Education)
如果帶子女前往新加坡工作,保母費用每個月約 $470 – $1,200 新幣(台幣 $10,000 – $27,600),幼兒園每個月約 $617 – $1,666 新幣(台幣 $14,000 – $38,300),公立學校每個月約需 $478 – $1,777 新幣(台幣 $11,000 – $40,000)。
以「護理師」及「軟體工程師」為例(比較如下表),開銷差異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租房的類型、及是否有帶子女到新加坡工作。
職業 | 新加坡公立醫院護理師 | 軟體工程師 |
---|---|---|
每月薪資 | $4,000 新幣 (台幣 $91,000) 相當於台北市月薪 $40,000 元的生活水準 | $8,000 新幣 (台幣 $184,000) 相當於台北市月薪 $80,000 元的生活水準 |
簽證類型 | SP (S Pass) | EP (Employment Pass) |
租屋 | 私人公寓中的一間雅房 A room in a condo | 一整層私人公寓 A condo |
醫療 | 公立醫院 | 公立醫院 |
交通 | 捷運+公車 | 捷運+公車 |
飲食 | 小販中心或美食街 | 餐廳 |
衣服 | 中價位品牌 | 中價位品牌 |
通訊、網路 | 手機+家中網路 | 手機+家中網路+有線電視 |
娛樂 | 電影+博物館 | 博物館+主題公園 |
子女教育 | 無 | 2 個小孩 1 個送保姆托嬰,1 個上幼兒園 |
除了新加坡政府的官方試算工具,也可以運用 Numbeo網站來比較新加坡與台灣的物價水準:Cost of Living in Singapore|Numbeo
雖然新加坡的物價指數比台北高,但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工作機會多,不管是新加坡當地企業或外資企業的亞太總部,都積極網羅台灣優秀的專業人才。申請到永久居民身份,還可以用負擔得起的價格購買政府組屋(新加坡房價所得比為 4.7,相當於工作 4.7 年即可買房。而台北房價比為 16.17,為新加坡 4 倍)。
林昶聿最後也鼓勵年輕人多嘗試、多走出去看看,Meet.jobs 採訪曾去新加坡工作的使用者,所有人都對新加坡經驗抱持肯定的態度。也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更瞭解新加坡!
註 1:新加坡政府認為,拿 EP 簽證的人有能力和雇主協商醫療保險,所以才未明文訂定雇主需強制加保醫療保險。
延伸閱讀
如何申請新加坡工作簽證:年後轉職!新加坡工作簽證申請指南,線上評估工具手把手教學
作者介紹
Saffron Wu
少女身大叔魂。咖啡及啤酒成癮。戶外運動愛好者。專業為內容行銷、內容策展與製作、品牌溝通、社群媒體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