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早期容易疏忽的話題: 通才 vs. 專家 | 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人

Dec 14, 2023
Segreto di Pulcinella 波奇尼拉的秘密

你是通才(Generalist)還是專家(Specialist)呢?在職涯規劃中,這二者的發展路徑不盡相同,本篇文章轉載自 Facebook 粉絲專頁「波奇尼拉的秘密」,討論通才與專家的職涯路徑選擇。作者建議在追求單一職業之前,應該先思考自己適合成為通才還是專家。作者並以一張 2×2 的圖列出了通才與專家、獨立貢獻者與管理層的頂端職位發展,使職涯路徑選擇有了更清晰的概念。推薦給所有對職涯規劃有所迷惘的讀者。

老波年輕求職時,許多人常問的問題不外乎「你想做什麼產業」和「你想做什麼職能」。隨著社畜經驗值的增長,以及後來輔導公司新人的經驗,老波現在覺得這些問題太快地跳進了思考陷阱,讓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急於把問題聚焦在非常 granular level (細微/狹小)的單一職業上。

要是當年有人跟老波講,思考職涯應該要先拉回到策略架構,我在職涯初期或甚至求學階段,就會有很不一樣的規劃。而老波今天想講的架構是:通才(Generalist )vs. 專家(Specialist )

不管在哪個產業、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職位之前,得先思考你適合成為「通才」還是「專家」。

什麼是「通才」(Generalist)

「通才」在英文又稱 Jack of all trades 或 Master of none,也就是中文所謂的「博而不精」。這不含任何褒貶,純粹是一個人的心態傾向。通才型的人才喜歡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但這種學習雖不須專精,但也不能過於表面,必須要深入一層兩層,能夠講出一番見解來才能算是通才。

然而通才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你喜歡那麼多東西關我屁事呀?沒錯,通才的人重點是要能夠融會貫通各種領域的知識,整合出一套有架構有論述的觀點。如果無法融會貫通,那不算是通才,你只是做事不專心、不願意耕耘罷了。

所以「通才型」或「整合型」人才,他們對於公司最大的附加加值(value-added),就是在高層做決策時,可以依賴他們以下這些長才:

  1. 整合資訊
  2. 跨部門調和
  3. 溝通

這不管哪個產業、哪個公司都是如此。

「通才」的職涯規劃路線

管理顧問業、投資業很需要這類的人才。而在一般企業內部,這類人才通常是做各種策略相關的職位,像是企業策略(Corporate Strategy)、部門策略(Business Unit Strategy)、幕僚長(Chief of Staff)、企業發展部(Corporate Development)、商務開發部(Business Development)、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等。

這類型的工作通常會有看似光鮮亮麗的職稱,而且相對容易接觸到管理中樞,但同時也會面臨職涯的兩大挑戰:

1.你不是公司的核心人員

這是做策略的通才需要及早認清的現實。你或許會是公司很重要的凝聚劑,所有人需要幫忙,都會找你。你運籌帷幄,但你沒有掌握公司的關鍵技術以及公司的實質權力,而事情的功勞則會算在各大諸侯身上。倘若公司營運不佳必須斷尾求生,第一個可以砍的便是你。

公司倘若被併購,第一個被認定為「重複/多餘」的職位也是你。

習慣在大公司的人或許無法相信,但不妨試想一個只有 5 – 8 人要衝刺成長的新創公司,他們要的人才是哪些? 如果你不是那一類人才,你的職位大概就不是公司的最核心。

2. 職涯發展不明確

策略人才通常是服務一個團隊、部門、或公司的主管,而不是團隊中真正做專業事項的成員。也就是說,你是這個主管的策略夥伴(Thought partner),但你因為並非從這個領域從頭做起,你的主管不會交棒給你,甚至你的主管也無法告訴你你的職涯路徑(Career path)應該怎麼走。

而你的履歷上,也很難三言兩語就讓人家知道你在做什麼或是你能做什麼,以求職來講,是相對困難的。

你或許可以去多問問公司跟你一樣做策略的人,他們的職涯規劃方向。不過就老波的經驗來看,我請教過的導師(Mentor)——包含一些策略型職位已經封頂的人(像是 Chief Strategy Officer, SVP of Corporate Strategy⋯等)——他們共同的感嘆是:「我做目前的工作很開心,只要不被解雇的話,我願意一直做下去。但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還能成為什麼,每天都很茫然。」

他們沒有給過我明確的指示,所以老波也沒有好的建議分享,各位好自為之。

什麼是專家(Specialist)

相對於通才,「專家」顧名思義,就是要專精於某領域或技能。如果通才每個事情大概要了解一兩層的話,那專家就必須在一個領域至少能夠連續回答五個 why 或是 how。專精的第一步,其實很吃學歷——名校的博士碩士可能都是基本的需求——像是科學家、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等。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為你想當專家,你在唸大學時就要計畫取得好成績,並且有攻讀名校研究所的打算。

有些專家或許不需要高等學歷,但一定需要紮實的業界經驗。譬如說行銷相關專業,從 Sales、Marketing、Market Access、到 Brand Management,很多需要有特定市場或通路的淬鍊,必須在履歷上有長期延續且深耕的證據。

專家的優勢在於你屬於公司的核心人員,你的知識和技術難以被取代。你會是新創公司第一個需要招聘的人,也是大公司裁員最終的生還者(除非你們的產品線整個被拔掉)。

「專家」的職涯規劃路線

專家的職涯發展相對直接,大概是在該職能上一直升 level 到部門主管,甚至問鼎 C-suite 或是出去開公司都有可能。雖然直接,但不代表比較簡單:這些專家必須要持續吸收日新月異的新技術,並且有實質能夠估算的產值,才能夠在同質性很高的同事中脫穎而出。而無法往上升的專家,則會需要一直擔心會被更聰明、學習能力更快的年輕人取代,競爭壓力很大。

當然,如果要跳槽出去,專家有的優勢就是好的學經歷壁壘,以及很容易看懂的履歷。而你也會是許多公司發展需要的核心人才,創造事業的另一高峰都是很有可能的。

最後再補充一句,如果你是專家型人才,但你又不是任何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譬如說企業法務、企業財務、企業政策顧問、統計學家⋯等,比較像是提供專業服務(Professional service)給公司的話,你的退路大概可以考慮專門做你這行的專業顧問公司。

總結來說,通才與專家類的職位,在人格傾向、學經歷要求上,都頗有差異也各有優缺點。早點認識自己並且早點用架構型的方式來規劃(而非以單一職位),可以少走不少冤枉路。

但看到這邊請網友先別關掉,老波同場加映一個相呼應的論點:

獨立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vs. 管理層(People Manager)

「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層」很容易被大家與「通才 vs 專家」混淆,切忌!

獨立貢獻者(簡稱 IC),在中文有時候也會被翻為專家,但這不夠精確也容易讓人進入誤區。許多台灣家長會告訴子女:「哀呀~你的個性不適合管理人啦,你就去讀專業技術比較安穩。去讀電腦。」

然而這混淆了專家(Specialist)獨立貢獻者(IC)的概念。

專家(Specialist)不代表不能當管理層(People Manager)——許多部門主管其實是專家升上去的;而獨立貢獻者也不一定都是專家——像是公司許多的策略通才(Generalist),由於沒有資金也沒有必要養一整個策略團隊,所以大多都是以獨立貢獻者姿態呈現,也都能過得很開心。

再多嘴一次,如果缺乏架構型思考或將這些概念混淆,很容易過早進入太過細微的單一職涯規劃,導致學生或新鮮人走錯路。所以老波特別在下面以一張 2×2 的圖表分享,每個職涯分類做到最後可能到達什麼職位(不完全收錄)。

Meet.jobs 專欄授權:職涯早期容易疏忽的話題: 通才 vs. 專家 | 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人
美國企業各型職涯頂端的職位。資料提供:Segreto di Pulcinella 波奇尼拉的秘密/圖片重製:Meet.jobs

以獨立貢獻者/管理層面向來思考「專家」vs「通才」

對於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層的面向,老波想分享兩個重點:

1. 你不需要過早判定自己適合獨立貢獻者(IC)還是管理層。所有人進入公司都一定是從 IC 開始,你有時間在工作時做實境思考,所以真的不需要太早武斷地把自己歸類,更不要讓這東西影響你的求學規劃。

2. 等到你真的需要決定的時候,要知道不管是走 IC 路線或是管理人路線,都應該要有令人尊敬的出路。如果這公司沒有的話,時機成熟時可以考慮跳槽。

以專家(Specialist)為例:

  • 管理人路線:假設你是個數據科學家(Data Scientist),你的職涯會從 IC 開始走 – Associate Data Scientist 一路升到 Senior Data Scientist 或是 Lead Data Scientist – 然後變成帶團隊。從帶小團隊的 Data Science Manager,一直到管理大部門的 Senior VP of Data Science,甚至變成 Chief Data Officer 之類的。
  • 獨立貢獻者路線:當你到 Lead Data Scientist 之後,繼續升下去大概就是 Principal、Senior Principal、Chief、Senior Advisor 之類的。雖然沒有管理大部門的實權,但在公司的薪水和地位不會比較少。

以通才(Generalist)為例:

  • 管理人路線:如果你走策略型的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會從 IC 的  Associate,Associate II,Senior Associate 開始,然後開始帶其他的 PM,成為 Manager 和 Director。你會負責其他 PM 的職涯、朝聘、培訓、資源分配、以及客戶關係,但不會管實際項目的細節。
  • 獨立貢獻者路線:你會隨著表現和年資逐漸升高職等,並且接獲更大、更重要的案子。在這些大項目下,會分為多個中小型項目,分別由其他 PM 負責,由你總管。你不需要負責這些 PM 的職涯,只要確保在合作的當下,所有事情能夠順利完成。這種職位依性質來分,不一定有什麼特定名稱。有時候是叫 Strategic Project、有時歸類在 Corporate Strategy、又或是 Enterprise Initiative 等等。

結論和建議

1. 通才 vs. 專家:及早了解這個架構、及早了解自己、及早計畫求學和求職的 Plan A / Plan B、及早用這個架構來看各個 JD 並了解自己的興趣,但不需要太早強迫自己做選擇。

2. 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層:及早了解這個架構就好,但不需要太早做決定,肯定不會比 1 早。等到進入職場再好好思考,或許比較貼近自己的實際狀況。

本文限制:老波是以美國大型企業作為參考。小公司、新創公司、投資機構⋯等等有其他玩法,我並無實際經驗,就不多說了。

後續補充

1. 老波的經驗都在「著重科技」的產業裡,所以其他產業類別的 career path 可能完全不同。

2. 許多人提到,人可以隨經驗在這四個象限互相流動,我完全認同。老波比較傾向的假說是,每個人天生可能都有固定傾向,但是經過後天訓練或逼迫,都有辦法跨足。就像是一個文組人,只要資質好,要逼你去念理科也可以做得很不錯,結果就會變成外顯上的文理雙全。同樣道理,假設你從小被要求走上跟你人格不相稱的道路,但後來在契機下,讓你施展另一邊的長才 ,適得其所。

3. 跟網友私下討論,覺得不僅人可以在這些象限流動,裡面我提到的職位(尤其是 CEO)也是有移動的彈性。很多時候這與一個企業在其生命周期或經濟週期相關——有時候企業策略需要技術型 CEO、有時需要財經專業 CEO、有時需要通才 CEO。每個產業不一樣,每個企業在不同時間點也會不一樣。

這篇文章的現象跟做策略型工作一樣,建立理論架構只能幫助解釋 80% 的案例,剩下 20% 的細節需要靠實證去完善,因地制宜。

感謝所有人的見解!跪拜

本文獲 Segreto di Pulcinella 波奇尼拉的秘密 授權刊登,並同意 Meet.jobs 編寫前言及改訂文章標題,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原文出自 Segreto di Pulcinella 波奇尼拉的秘密 Facebook 專頁【職涯早期容易疏忽的話題: 通才 vs. 專家 | 獨立貢獻者 vs. 管理人】

相關職缺

作者介紹

Segreto di Pulcinella 波奇尼拉的秘密

久居美國的台僑,專門分享美國職場眉角、商務英語、以及時事評論等大小八卦。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