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05, 2017
Hyde Chang
從環境社會運動到學生創業,從台灣的田間小路到迦納那雲霄飛車般的大馬路,立志當多數派中永遠少數派的台灣大男孩海德,為了證明有能同時支持企業永續發展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存在,懷抱著「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連火星都願意去」的決心,勇闖世界。
我叫張海德,西元 2017 年的 2 月,站在西非迦納的乾燥大地上,提著公事包、穿著包頭涼鞋配著 Smart Casual ,每天在雲霄飛車般的路面上、在印度、黎巴嫩、迦納、美國、歐洲、中國的客戶之間跑著業務,時不時要回到辦公室幫忙出貨、建立產品系統或是做做翻譯。
有位學姊曾說我像個十足的雙子座,除了排第一名的目標外,其他事情會變得完全不重要,
Well 我想她應該是對的,畢竟當初來到非洲並不是因為什麼太崇高的原因,不是「想要多些國際觀」,也不是「我要拯救非洲苦難的人民」,單純只是因為「台灣暫時沒了機會」。
從環境社會運動到學生創業
基於高中時期開始參與環境社會運動的關係,從白海豚事件到有事沒事就爆炸的六輕,我開始在想「如果自己變成了那些企業的話,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吧。」在申請大學的最後一刻把志願從法學院大轉彎到了商學院,為的就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加入或創造一個既很賺錢也能解決環境議題的企業。
就這樣大學四年飛去了日本 EPSON 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策略人才培訓計畫、中間也經歷了近年常會看到的學生創業,雖然不是隨便弄弄那樣的等級,但也終究停留在小打小鬧的範疇裡,直到大學的最後一年半,跑到了屏東深山原住民部落試著想要從行銷無毒農產品及部落文化到外國開始實踐當初的目標,很不幸的我失敗了,中間的失敗故事可以再額外寫個幾萬字所以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只要是想要的工作連火星都願意去
即使創業失敗了,卻依然想要走在這條路上,依然想朝農業貿易、農業行銷相關的產業前進,所以就持續抱持著「選工作不選地點,只要是想要的工作連火星都去」的策略開始找這方面的工作,但很可惜的,台灣這方面的產業幾乎都掌握在完全不開放的家族企業手上,身為一個商學院背景出生的台灣畢業生,這樣的工作機會可說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動用了大學四年累積的各國人脈,從台灣、上海再到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通通打聽了一遍,本來想說,身為一堆世界農產品重要產地的東南亞總該有機會了吧??!
但很可惜的在這個領域對亞洲人的要求動胤就是要 3 ~ 5 年的管理職位經驗,想要避開管理職的話,就只剩下會計及工程師的工作在等著你,偏偏我大學主要經歷的領域都在行銷、業務這一塊。有時幸運的找到一些實習機會,但卻因為不會講 Bahasa (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南部等地區普遍共用的語言,是亞洲人想到東南亞工作的必備技能) 而吃閉門羹,而大中華市場(台灣以外)和東南亞在針對外國人才的人資平台的貧乏程度,雖然比台灣好很多但也不逞多讓。
幸好,最終歸功於日本先進又強而有力的各種人資平台如:MyNavi, En…加上許多特殊產業人資平台,還有近年來因為日本國內人力不足而逐漸對外國人才開放的風氣,終於讓我找到了一線希望。經過對超過 40 家企業(日本學生就職的平均申請數是 49 家)的線上申請、書信往返、跟人資公司的諮詢之後(是的!日本的人資公司真的會免費配一個專員跟你一起找工作,而且通常顏值還很高)我決定花光少的可憐的積蓄飛到日本面試、參加說明會、實際拜訪企業辦公室一個月。
在日本求職要面對的絕境
所謂的海外就職,非專業技術出生的學生所要面對的難題絕對不是所謂的學歷 XOX 而已,你要面對的絕境大概會有:
- 沒有當地留學經歷者較難找工作:每次面試我都是唯一一個沒在日本留學過,幾乎全靠自修、自辦讀書會(大學的時候跟各國學生半的日文讀書會)方式學日文的人,雖然這部分可以用在日本研習、在日本農村生活、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經歷等等的方式補足,但老實說一些比較老派的公司也有可能因此對你不放心。
- 需有高度外語能力:不同於我的工程師朋友一句日語都不會講還是輕鬆找到工作,做為一個業務、行銷,外國公司對於你的外語能力要求如果寫「商業程度」的話幾乎都是在找「接近母語程度」等級的怪物,雖然很合理但還是很困難。
- 人種、國家刻板印象:不管在哪裡,對於人種國家出生的刻板印象一樣會如影隨形的影響著人資主管對你的評價,例如「香港、新加坡人比較能適應外國工作」、「歐美國家長大的能為公司帶來國際文化」、「土生土長台灣人比較沒有跨國工作思維吧?」等等…。我甚至遇過在日本企業針對外國學生的招募說明會上放了一個由該公司一位德國白人錄的介紹影片想表達他們對國際人才的發展有很大的空間,但那位白人課長的日語卻甚至比我還不流暢,一句話會卡住五次,還常常因為忘記日文而直接用英文音譯代替,但結果是我旁邊那位日文流暢的中國留學生被刷掉了,但那位白人課長的影片依然在放映著。
- 極度未知的孤獨感與無力感:資金微薄、獨自一人在國外跟各國留學生與日本學生們競爭找工作、應徵了 40 多間又被退掉一半以上的無力感是很恐怖的,許多人甚至在還沒開始就會先被孤獨感打倒而放棄。同時在現代你還得面臨各種社交圈上的同儕壓力,如果你應徵的是業務的話,在台灣的社交圈內甚至還會被訕笑兩聲。
- 屈就不想要的工作:在經歷步步逼近的財務壓力、被頻繁拒絕的無力感,只要是正常人都會開始想要屈就於原本自己根本沒興趣的工作或產業,這種時候要怎麼找到自動能夠提醒自己初衷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當時帶去日本的積蓄說少還真的很少,整整一個月在日本的總預算只有區區 3 萬台幣,抵達日本後還被中國黑道搶了其中的 1 萬台幣,實際上可以花的錢其實只有 2 萬台幣,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好借宿在離東京市區有兩小時車程的朋友家、過著一天只有一碗牛丼的生活。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後終於進入一些日本企業的最終面試,當我正因為資金貧乏縮在東京郊區的朋友家準備面試策略時,接到了一封來自學姊的 Facebook 訊息:
「海德阿~ 迦納的工作有沒有興趣去啊?」
「什麼?迦納在哪??」
沒錯,就是那個位在非洲西部,曾經被稱為「黃金海岸」、盛產可可和黃金的國家,一家可以算的上是 Venture Company 的台商企業,公司型態偏向日本的綜合商社,從礦物油、重機械零件到各種產品的進出口都做的年輕公司,基於「只要有符合條件的工作連火星我都去」的原則,我當然馬上也應徵了這家公司的業務職位;過了一個禮拜後,萬萬沒想到我還真的應徵上了,此時另一個難題也來了,非洲的台商公司只給了我一個禮拜的回應時間,但離所有進入最終面試的日本企業放榜時間還有至少一個月…..
我該放棄日本的工作機會嗎?
機會這種東西就跟七龍珠的比克大魔王一樣,永遠都在最糟糕的時期姍姍來遲,例如現在這個最讓我煩惱的時刻。
「咚隆!」畫面顯示來自 Line 的訊息,一封來自大學時期最要好的教授的訊息,我在大學時一有重大困難幾乎都有來自他的援手。
「海德,我聽到你在日本找工作,你有位學長正在找人…」
就這樣,這次的日本就職就在最後一刻被投入了新的變數。
[待續…]
想知道海德是如何開啟他的非洲冒險旅程嗎?立即註冊成為 Meet.jobs 用戶,海德及多位在海外打拼的人物故事,將會於每週直達你的信箱唷!
作者介紹
Hyde Chang
在世界中尋找證明「穩定擴張、可以很賺錢的生意,其實跟環境永續不衝突」的機會。 從東南亞、日本找工作一路找到非洲,只要有合得來的機會,連火星都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