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不可能為可能!BLOCKS ——來自英國的模組化智慧手錶

Nov 15, 2016
Evelyn Chang

公司才正式成立不到兩年,就已擁有 28 位分佈在 16 個國家的員工;產品還沒正式出貨,就已擁有來自全球的狂熱粉絲社群,並於 2015 年 10 月在 Kickstarter 成功募資 5180 萬台。模組化智慧手錶品牌 BLOCKS,在全球穿戴式裝置市場成長速度放緩的此刻,能否為整體產業開創新的市場與可能性,其未來發展備受關注。

從一開始就致力於了解及驗證使用者需求

BLOCKS 最一開始的兩位創辦人,Serge Didenko 以及 Alireza Tahmasebzadeh 都來自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一位是生物工程博士候選人兼講師 ,在當地的創業家社群相當活躍,另外一位是大學生卻已經擁有兩項專利和發表過不少國際期刊論文的天才資優生,他們都是腦神經和人機互動方面的專家。原先他們對於智慧手環這個主題相當感興趣,兩方對於手環應該搭載甚麼功能討論了許久卻沒有共識,於是一個想法突然浮現,為什麼不把它做成模組化的手錶,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他們最想要的功能?

BLOCKS 於 KICKSTARTER 上募資。
Photo credit: BLOCKS

於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他們拍攝了一隻簡單的概念影片來測試市場需求。影片在 TechCrunch 和 Wired 等科技媒體曝光後,在很短的時間內,BLOCKS 就累積了好幾萬個追蹤者。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他們陸續成立官網和粉絲專頁直接收集大家對於這樣產品的看法和意見,另外還設計了一份填完要花 20 分鐘的問卷,寄給了名單內五千多個人,在沒有提供任何額外誘因的情況下,居然得到了三千八百個人回覆。

這次的問卷結果讓 BLOCKS 了解到兩件事情:「第一、我發現有很多人對這個產品概念非常熱情,甚至還有人的回答就像是一篇小型論文一般,詳盡地提供他們的建議;第二、我們從這次的結果裡發現,當我們提供 15 個不同功能的模組讓回答者選擇最想要的五個, 97% 的人的選擇是獨特的組合, 只有 3% 的人選擇一模一樣,我們就明白其實大部分的人在選擇這種智慧手錶時,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現有的產品卻只能提供一模一樣的功能,所以我們的產品真的能夠解決一些使用者的痛點,市場上存在真實的需求。」Fred 回憶起那時的發現。

雖然證明需求真實存在,但使用者願不願意付錢又是另外一件事。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產品的商業價值, BLOCKS 設計了一個募集會員的行銷活動,入會費是 $50 美金,能得到的唯一的好處是在產品出貨時優先寄送以及得知他們的最新動態。原本保守地將目標設定為一千人還擔心能不能達標,結果正式開賣,會員的訂單一直湧進來,兩天內就賣完,而此時 BLOCKS 還沒有任何產品的原型,甚至還沒正式成立公司。在確定產品有其商業價值後,2015 年核心團隊才開始成立公司,做研發,打造 Prototype,並透過高通找到台灣仁寶合作負責硬體生產。

BLOCKS 的發展歷程證明了他們從第一天就致力於解決使用者真實的痛點與需求,而非單純為創新而創新。

不只是間公司,更像個高向心力的社群

在產品開發流程上,雖然不是開源,但分工協作的流程和風格非常像,團隊採取敏捷開發,由技術總監訂出產品架構和規格,工程師們自己選擇 Task 完成,因為開發團隊遍布全球,視訊會議和遠端協作是常態。在內部溝通上,大量使用各種工具,像是 Slack 以及專案管理工具 Asana 等,所有員工都相當自動自發,也有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 Fred 還提到,BLOCKS 所有的工程師都是全端工程師,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能理解彼此在做的事,也能隨時互相支援,開發流程就會很有效率。整個組織非常扁平,大家都對產品非常有熱情,整個團隊與其說像一間公司,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凝聚力高的社群。

BLOCKS 團隊。
Photo credit: BLOCKS

Fred 強調:「因為我們的工作方式和文化,如果需要有人告訴你要做甚麼,不夠自律不夠優秀,可能會有適應上的問題。」所以在被問到 BLOCKS 期待的人才特質時,第一點就是必須對 BLOCKS 有熱情。

Fred 補充說明:「我們很多員工其實原來都是我們社群的一份子,從一開始就關注我們,說實在,他們每一個人都優秀到可以去其他待遇更好的大公司,但他們選擇我們 ,因為真的認同 BLOCKS,相信我們未來的潛力,想要做出可以改變世界的產品。」

第二點是需要有很開放的思維 (open mindset),能夠重新定義需要做的事情和可以做的事情。

「我們早期遇過很多資深工程師,他們一開始就認定 BLOCKS 做不出來,因為我們在做的是沒有人做過的事,基本上我們就是在實現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所以我們需要熱愛挑戰,喜歡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Fred 強調他們需要的是不會畫地自限的人才。

第三點是永不停止的好奇心,由衷的熱愛自己在做的事,而不只是把它當做一份工作。 BLOCKS 的工程師們即使在私底下,也從不停止學習,因為對新的科技與技術由衷的好奇和熱愛,他們會利用閒暇時間做自已想做的專案,並一直嘗試新事物。

Fred 解釋:「如果你是這種人,你很容易會變成全端工程師,因為你會不斷學習和摸索新的技術,自然就會變成全端工程師。」

高度互動的面試流程

只有優秀的團隊能夠打造出改變世界的產品,BLOCKS 的面試流程也彰顯了他們對於以上特質的重視。

Photo credit: BLOCKS

第一階段當然是基本的 CV,但是 Fred 提到他們很少在這個階段做篩選,不會以貌取人,只是了解應徵者一些基本的背景,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他們現在的成員都是直接在 BLOCKS 會展和活動時毛遂自薦,或是本身已經是他們工程師社群的一份子。

第二階段當然就是半個小時左右的面試,不管是親自見面或是視訊,一定會有一個技術主管加上四個共同創辦人其中一個,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要更深入了解應徵者,觀察他們的人格特質,想要的是什麼,對甚麼有熱情,又給自己設定了什麼樣的目標,也讓應徵者有機會了解更多 BLOCKS 的理念以及運作方式。

第三階段是技術能力的測試,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這部分當然根據應徵的工程師類別有所不同,像是 C++、Android、Java 都各自有不同的測試,有趣的是,測驗的方式並不是發考題限時讓應徵者完成,而會有面試者和你一起去面對一個未知的清況,應徵者可以在過程中提出問題,面試者也會提供線索幫助應徵者進行下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可以看到應徵者的觀察力,怎麼做事情(Coding style),工作的習慣好不好,懂不懂得問對的問題,溝通和學習的能力,面對未知的問題怎麼想辦法解決,以及邏輯思考的能力。

Fred 說 :「工作上總會有遇到不懂的地方,但我在面試過程中要能夠看到你的可塑性和你快速學習的能力,這種人才能在 BLOCKS 成長茁壯。 」

終極願景:建立生態系顛覆世界對手錶的想像

Photo credit: BLOCKS

BLOCKS 的願景很大,如同當年 Apple 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生態系一樣,BLOCKS 想做的決不只是賣手錶這件事。Fred 提到為什麼 BLOCKS 可以在還沒有正式推出產品前就累積 1500 人的開發者社群以及上萬名的狂熱粉絲:

「模組化其實是我們的 big idea,這個概念可以無限延伸,解決很多這個世界上目前遇到的問題,smartwatch 只是一個載具,我們開始發覺有這麼多人來支持我們,是因為 BLOCKS 讓他們也能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發現這件事情是個 movement,有很多開發者會直接給我們很多建議和支持,因為感覺是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然而前方的路並不容易,要實現這個願景需要清楚的戰略,關於這點,BLOCKS 已經有很明確的藍圖規畫。第一步:先專心做好消費者(B to C)的市場,透過實際的銷售提升 BLOCKS 的知名度以及創造實際的營收。Fred 提到目前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台灣以及東南亞的零售夥伴網絡都已建立好,很快就可以讓 BLOCKS 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第二步:與更多企業發展 Partnerships(B to B),讓企業端可以一起加入針對他們的需求做開發,就會開始有更多元的模組,有更多這樣的夥伴,BLOCKS 就能更靠近他們的終極願景—打造模組化的平台生態系。打造 BLOCKS Store ,由 BLOCKS 提供軟硬體開發模組,降低個人開發者和小公司進入物聯網的門檻,讓更多需求能被滿足,創造更多可能性。

一路走來,BLOCKS 已習慣面對各種質疑,有人說,這個產品技術難度太高做不出來,有人說他們不可能有機會切入大眾市場,Fred 一笑而過:「iPhone  一出來的時候,大家說它太貴,不可能走大眾市場,Airbnb 根本就被說是沒有這個市場。」

「我們始終相信 Do things that can’t scale,挑戰困難和不可能,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我們現在在做的就是顛覆大家對於 Smartwatch 的想像,把這個市場做的更大,我也相信有很多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的功能,此刻也還並不存在。」

註冊 Meet.jobs,即可隨時掌握最新的社群活動及職缺相關資訊。歡迎至 https://meet.jobs/sign-up 註冊。

更多討論與交流,歡迎加入我們的臉書社團「Meet.jobs 全球職場情報交換中心

作者介紹

Evelyn Chang

卡內基美隆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從戲劇、藝術管理到數位行銷,不變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與對生活的熱情。熱愛行銷與學習,持續關注創業、社群與網路發展。希望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美好一點點,Let's connect & learn!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