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在職涯上,面臨大公司、小公司的選擇嗎?從公司名氣、穩定度到薪資,新創公司在許多層面或許無法和傳統公司相比,但自由度與靈活度卻是無法忽略的特質,這樣的工作環境往往挑戰的事情多、難度也高,對於勇敢追求進步、不安於現狀的求職者來說或許再好不過。
當然,要能尋覓到心中的理想工作,除了足夠瞭解自己的需求與特質,重點還是在於公司文化與團隊氛圍是否能和你的期待契合,而這點在面試階段就會透露出一些端倪。目前任職於 Tresl 的 Tech Lead 楊凱閔(Ryan Yang)便借此機會和我們分享,他過往在職涯上轉換跑道的考量點、Tresl 吸引他的原因,以及自己在面試時的小技巧。
從傳統韌體工程師到新創軟體工程師,只為尋求「靈活運用技能」的機會
就讀台大電信所的楊凱閔,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為晶睿通訊韌體工程師,在工作過程中,他發現韌體的工作經驗較難複製到其他公司,一旦換工作,就必須重新適應新公司的系統與產品架構,讓他萌生轉換至應用層面更廣的「軟體」的念頭,並開始搜尋相關職缺所需要的技能,進而補足相關經驗,希望為自己的職涯打開更多可能性。
在投遞履歷時,楊凱閔特別鎖定新創公司。不同於已經發展穩定的傳統科技公司,新創公司的制度扁平,每位工程師都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專案、參與產品從零到一的過程,甚至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驅使你在開發與維護階段都能想更多、更遠;而目前台灣的軟體新創公司,大多是以開發網路服務為主,透過靈活快速地部署,工程師除了能立即看到成果、經由不斷收集用戶的反饋,也更能幫助工程師快速地定位到問題,進而思考並改善,在產品思維上能培養更宏觀的角度與更靈活的思維。
Ryan(後排左)加入新創公司 Tresl 擔任 Tech Lead。圖/Tresl
楊凱閔在職涯上經過幾次摸索後,在 2021 年 4 月加入了成立於 2018 年、專注於協助中小型店家的新創公司 Tresl,公司的主要產品 Segments 是建立在電商平台 Shopify 的數據分析服務,根據店家過往的銷售資料,給予更深入的商業分析報表,並主動為店家將其客戶分群,進而自動同步到各種不同的行銷通路上。讓中小型店家也能擁有一個資料團隊的能力,協助提升再行銷成效。
而楊凱閔所擔任的 Tech Lead,除了負責系統架構設計和開發功能,也需要管理公司一些重要的專案,其中包含技術上的決策、新技術的導入等。在人的方面,他也常需要思考如何幫助團隊成員成長,暸解每位成員擅長、感興趣的領域,進而分配相應的任務,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所長並挑戰自我、提升技術成長。
遠端工作更要「過度溝通」,2T2S 文化讓團隊協作更融洽
雖然 Tresl 才成立四年,卻已經建立了非常扎實的公司文化,楊凱閔從面試環節到實際進入公司的體驗,都深深感受到 Tresl 是如何將公司文化如空氣一般自然地落實在工作中的每一刻。整體來說,Tresl 的公司文化環繞在三個重點:
一、Transparency(透明化): 公司每週召開全體成員會議,讓各部門員工分享現階段工作內容,讓不同崗位的人全面了解公司目前的計畫、專案執行情形;
二、Trust(信任)&Scrappy(鬥志昂揚): 在公司內沒有上對下的階級關係,只要是自己、團隊成員、甚至是實習生有想要實踐的事,公司都鼓勵大家執行,不用擔心績效、犯錯也沒關係,「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今天你做錯了,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大家一起承擔和學習,下次能夠做得更好。」楊凱閔特別強調,Tresl 很重視「團隊」,每個夥伴都是一體的,絕不會單打獨鬥,只要你看到問題或覺得哪裡可以改善,不用等任務分發、也不用糾結沒有相關經驗,只要你想嘗試都可以放手去做;
三、Sunshine(陽光): 指的是「解開誤會」的溝通過程,當公司人數越來越多、執行的專案越來越複雜,勢必會面臨許多問題,有時是沒有講清楚任務需求,有時是沒有理解正確、導致誤會發生,這時他們便會認真搜集各方意見,並安排一個時間讓大家聚在一起,拉出時間軸、相關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變化,以釐清問題點,「我們並沒有要去指責誰,就是共同把這件事做好。」楊凱閔強調,在 Tresl 永遠是對事不對人,透過理性的分析,調整做事方法,讓原本烏雲密佈的狀態漸漸撥雲見日,這在實踐「遠端工作」的公司尤為重要,寧可多一點溝通成本——過度溝通(over-communication) ,也不要詞不達意,造成衝突決策。
Tresl 實踐遠端工作,每週召開全員會議、重視溝通效益,落實緊密的跨文化團隊合作。圖/Tresl
三大面試關卡,確保找到適合公司文化的人才
然而,要找尋有相同理念的公司成員並不容易,有鑑於此,Tresl 的面試流程十分嚴謹。楊凱閔憶起當時的面試,主要分為三個關卡:
第一個關卡,由公司的 CEO 直接與楊凱閔對談,檢視他的個性是否符合 Tresl 的公司文化、對新創的工作環境是否熟悉,並互相交流對公司產品的想法。當時 CEO 提及是否願意擔任 Tech Lead 時,讓楊凱閔第一次體認到,原來他已經可以嘗試擔任管理職的角色,「我之前都是把自己定位在 Senior(資深)的角色,履歷也都是投 Senior,雖然帶過一些人,但沒想過已經可以真正擔任 Lead 的角色,本來以為還要再累積幾年才能挑戰,更覺得應該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讓自己有所突破。」
第二個關卡則是與公司的 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面試,因楊凱閔具備軟體開發經驗,面試話題大多圍繞在 Tresl 應用的軟體技術,同時,CTO 也與求職者交換技術想法,互相聆聽意見。
最後一關則是 On-Site Interview,也是整體面試最耗時的階段。楊凱閔當時共與四個分別不同崗位的人對談,分別是後端工程師、數據工程師、前端工程師並再次與 CEO 對談。在此環節中,楊凱閔分別跟各面試官談及 Tresl 產品的後端開發、自己對資料工程的熟悉程度、與團隊成員合作的經驗,最後和 CEO 回顧整體面試體驗,讓對方暸解自己是否有意願在 Tresl 工作。
楊凱閔提到,Tresl 的面試是他職涯以來最好的面試體驗,無論是技術層面的切磋討論、公司文化的磨合,方方面面都有照顧到,讓彼此都能做綜合性的考量,最終讓他決定放棄當時同步在面試的 Taiwan Amazon,「在面試時,就能評估出公司是如何跟你溝通、共事,除了暸解公司文化,也能暸解公司成員的想法、個性。」 楊凱閔進一步指出,面試是一次雙向的溝通,不僅是讓公司檢視自己的能力,同時你也能在此階段評估公司的文化氛圍、溝通方式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
Ryan(右)與夥伴 James 透過 Meet.jobs 成功錄取 Tresl 。圖/Meet.jobs
如何把握面試結尾,在最後一刻為自己加分?
在面試尾聲,面試官總會詢問求職者:「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們?」楊凱閔也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他是如何作答——像是詢問面試官 Tresl 目前後端架構遇到什麼樣的難題?待面試官回答後,根據自己先前所做的功課,闡述自己的想法,再次與面試官交流雙方看法。「應該把這個問題當作是一個可以再次印象加分的機會,去突顯自己能夠帶給公司的優點,以及為何想加入公司的理念等。」
除此之外,楊凱閔也會借此機會突顯自己在「Job Description(職位描述)」以外的優勢,例如分享自己參與的社群活動、業內的人脈資源,如果加入 Tresl,他可以用哪些管道或方式分享 Tresl 的企業文化與工作心得,進一步讓人們更加認識 Tresl,幫助公司招攬到更多合適的人才。
目前 Tresl 在全球有 16 位成員,絕大部分成員在台灣。隨著疫情趨緩,目前也有一些成員不時地在不同國家遠距工作。而 Tresl 的成員分別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包含美國、巴西、瓜地馬拉、秘魯、韓國、台灣等,所以官方語言是英文。他們在徵才上不求快速擴張,只希望能找到屬性相符的人加入,如此一來,才能穩妥地走得越來越遠,若你也對 Tresl 感興趣,請隨時關注 Tresl 的徵才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