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中國求職,如果本身沒有一定的專業累積,就必須做好重頭開始的心理準備。但反之,如果本身具備其他的跨文化經驗,卻可能成為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樑。
(本文主要目標讀者為欲前往中國工作之台灣求職者。)
Q1. 對新鮮人來說,去中國工作到底是好還是壞?
首先,選擇工作本身是有很多維度的,所以不能單就某一個市場或國家來考量,最少還要考慮產業、公司和主管幾個面向。在一切的條件皆有可能的情況下,希臘也有發大財的機會,反之,華爾街的街頭當然也有乞丐。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但就總體而言,中國的未來不如過往的 30 年那樣充滿機會,卻是肯定的。這是第一點。接下來的 3 到 5 年間一定還是美國佔據著世界經濟領袖的地位。中國的成長趨緩,甚至可能熄火,再加上可以說是六四以來最大的政治鬥爭。所以奉勸「不考慮其他,只是單純認為中國的機會一定比較多」的人,在去之前,多想想。
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專精的專長的人來說呢,投身中國大陸還有另一個問題要考慮,就是機會成本。
畢竟,你在台灣所擅長的,去到中國人家未必就不會。甚至很有可能,你的經驗在當地並無法複製,因為那邊既沒有 Google,也沒有 Facebook。
對於不認為自己將在中國長久生活,甚至計劃退休的人,你更應該考慮經驗複製的問題。在中國以外的經驗不容易複製到中國,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思考,如果將來有一天要離開中國,那麼這段時間在專業上的累積對於未來的生涯規劃是否有足夠的幫助。
位於北京前門的台灣文化商務街 Photo credit: Meet.jobs Co-Founder 林昶聿
Q2. 對台灣人而言,中國到底有什麼樣的機會?
對於現在才要去中國的台灣人而言,坦白說如果你只有台灣的經驗,我認為機會不大。原因是我們會的,其實人家也會的差不多了。而要在中國競爭時,當地競爭者所具備的,卻恰恰是我們所沒有的,「接地氣」。
我會建議台灣人,尤其較欠缺專業經驗的台灣人,除了累積專業以外,還有一條我個人認為是捷徑,就是中國以外的跨文化經驗。
這跟上一題的答案看起來似乎是有點抵觸的,什麼「中國以外的經驗難以複製」云云。上一題回答的,是現況;但這一題回答的,是機會,是未來。把那個邏輯想清楚,中國的現況,之所以中國內、外的經驗難以互相複製,就是因為中國不管是市場、消費者、產業、投資人、政府等等等,和中國以外的差距都極大。事實上我們仔細找找,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的中國企業有哪些。說真的,除了收購 IBM 個人電腦而整合成功的聯想,我還真想不出中國有哪個品牌在世界上是領先地位的。
這些事實都表示,中國離真正的國際化全球化還有好長一段距離。所以,你「不是很懂中國」其實沒什麼關係,只要你「很懂世界」,我想你在中國還是有一定的機會。
北 京市郊平谷區的公共自行車 Photo credit: Meet.jobs Co-Founder 林昶聿
Q3. 說了那麼多那現在到底該不該去中國工作?
我實在很想說,施主,這個問題應該要問你自己。因為我要是叫你去,結果像我剛說的,你混得不怎樣,又或者沒法再離開中國了,我怕你恨我;同樣的,要是你身邊的人在中國淘到金礦了,而你聽我的話沒去,哇咧,還是一樣恨我。
北京街頭川菜館的招聘廣告,注意看一下薪水! Photo credit: Meet.jobs Co-Founder 林昶聿
但總是有幾個大原則吧!大概可以歸納一下。
你有中國以外的海外機會:不管是工作還是讀書的機會,我都會建議先別去中國,就算你的機會是在印度、巴西甚至非洲,我都覺得你可以考慮看看。因為,跨文化的經歷會成為你往後職涯上一個很重要的本錢,而這個跨文化,在撇開其他條件不考慮的情況下,跨度越大當然是越有利的。 你只有中國的機會:我必須說現在去中國也是蠻有意思的,最起碼,有兩件事很值得觀察。第一,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這幾年內應對經濟、政治問題的方案和態度;第二,我蠻建議好好觀察中國政府和人民未來幾年在國際化、全球化的努力,特別又搞了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或許,從中也可以找到你未來運用台灣人獨特性可以發展的良機。
雖然歐美社會對於華人有隱形的天花板,但其實就我個人所看到和親身經歷的來說,中國的社會對於台灣人的隱形天花板,說不定比歐美社會的天花板,都還來得低呢!
註冊 Meet.jobs,即可隨時掌握最新的社群活動及職缺相關資訊。歡迎至 https://meet.jobs/sign-up 註冊。
更多討論與交流,歡迎加入我們的臉書社團「Meet.jobs 全球職場情報交換中心 」